在连接巴赫穆特和恰西夫亚尔的公路上,俄军搭建了一条两公里长的“网状隧道”,通过设置物理屏障干扰乌军无人机攻击,保护俄军装备安全通行。
首先,俄军士兵先在道路两侧,按照十米左右的间隔距离,均匀树立六米多高的木质高杆。
然后,俄军士兵会依次展开由软质尼龙材料编织而成的防护网,并包扎固定在两旁高杆上。
俄军士兵介绍,这种防护网具有耐磨、抗热、抗寒和防风等特点,还具备一定弹性。
它的工作原理与防鸟网很相似:借助防护网发挥缓冲作用,通过缠绕乌军无人机螺旋桨迫使它改变航线,避免携带手榴弹或小型炸弹的无人机直接撞击车辆。
俄军此举引发强烈关注,因为这种看似简单粗暴的做法,Kaiyun官网登录确实会增加乌军无人机攻击成本。
尽管这种简陋的“网状隧道”并不能完全阻挡乌军无人机打击,但它的诸多优点显而易见:
一是搭建工艺简单。所需材料无非就是尼龙网、木杆、钢丝,捆绑包扎就能修建。
二是后期维护方便。两公里的防护网,破了再补、坏了再建,数名士兵就能完工。
三是确实好用划算。相比乌军无人机在每个目标身上多花费的成本与时间,很赚。
单就搭建无人机防护网这件事来看,有博主发表感言:西方军队也将经历从“嘲笑俄军”“理解俄军”到“成为俄军”的转变。
不过有一利必有一弊!俄军防护网无法有效阻挡无人机投弹攻击,而且乌军很可能会在防护网上打洞,帮助其他无人机钻进去偷袭。
而且如此明目张胆的搭建狭窄通道,也很容易成为乌军炮火的关注重点,届时穿行其间的装备逃跑也会受限。
聪明的网友纷纷为乌军支招,建议他们仿照三国时期庞统所献铁锁连环计,用火攻!烧他个干干净净!
本文由:Kaiyun中国,Kaiyun平台官网,Kaiyun官方入口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