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aiyun(中国大陆)官方网站-Kaiyun改变人生格局

不允许起火和爆炸最新动力电池国标出台-Kaiyun平台官方网
24小时服务热线:023-85551325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热门新闻 > 技术分享

不允许起火和爆炸最新动力电池国标出台

作者:小编 时间: 浏览:

资讯摘要:

  KaiyunKaiyun   4月3日,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-2025《电动汽车用动力...

  KaiyunKaiyun

不允许起火和爆炸最新动力电池国标出台

  4月3日,工信部正式发布GB38031-2025《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》,这一被称为“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”的新规将于2026年7月1日起实施。新国标首次将“不起火、不爆炸”从企业技术储备上升为强制性要求,彻底终结了行业对热失控风险的侥幸心理,标志着动力电池安全进入“零容忍”时代。

  GB38031-2020要求热失控后提供5分钟逃生时间,而新标准进一步升级为“触发单体热失控后,电池包或系统需在至少2小时观察期内无起火、爆炸现象,且所有监测点温度≤60℃”。这一变革将安全防线从“被动逃生”转向“主动阻断”,要求电池系统具备多层级热失控防护能力。

  新标准规定热失控后5分钟内必须发出报警信号,且报警前后5分钟内无可见烟气进入乘员舱。此举旨在确保驾驶员和乘客在热失控初期即可获知风险,避免因信息延迟导致的二次伤害。

  在传统针刺、外部加热基础上,新增“内部加热片触发热失控”方法,模拟电池内部短路等复杂故障场景。同时,针刺速度从0.1-10mm/s调整为0.1-1mm/s,更贴近实际失效模式。

  针对飞石撞击等底部侵入风险,新标准新增底部撞击测试,要求电池包或系统在直径30mm钢球以150J能量撞击后无泄漏、起火或爆炸。仅允许离地间隙≥200mm的N类商用车豁免,乘用车全系纳入监管。

  针对超快充技术,新标准要求300次快充循环(SOC区间20%-80%)后仍需通过外部短路测试,明确快充性能稳定性要求,防止电池因高频充放电导致的性能衰减和安全隐患。

  删除盐雾试验中低压上电监控要求,简化流程;同时延长试验后监测时间至2小时,确保延迟性爆燃风险可控。

  新标准迫使车企重新设计电池包结构,强化底部防护和热管理系统。例如,电池包底部需集成高强度防撞梁,热失控防护材料需满足耐高温、阻燃等特性。行业测算显示,满足新规的电池系统成本将增加约15%-20%,倒逼企业加速向高安全、长寿命技术转型。

  二线电池企业面临巨大改造压力,预计30%产能将因无法达标而退出市场。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、

  等已布局“多层级热失控阻断”技术,通过电芯级、模组级、系统级三级防护实现“不起火”目标。同时,固态电池因天然具备热失控抑制能力,或成为新规下的技术突破口。

  底部撞击测试、2小时热失控监测等新增项目需第三方实验室支持。以底部撞击测试为例,单次检测成本超200万元,预计2026-2027年检测认证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。

  行业预测,符合新标准的车型保费有望下浮15%-20%,同时电池终身质保条款或将剔除“热失控”免责项,进一步提振消费者信心。

  GB38031-2025不仅是技术标准的升级,更是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重构。从材料创新(如高耐热电解液、陶瓷涂层隔膜)到系统集成(如智能热管理算法),行业需以“安全”为原点,推动全链条技术迭代。与此同时,标准对钠离子电池、锂金属电池等新型储能装置的兼容性,也为技术多元化发展预留空间。

  “不起火、不爆炸”目标的提出,标志着我国动力电池安全标准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。在碳中和目标驱动下,这一标准将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风向标,引领行业迈向更高安全、更高可靠性的新时代。


本文由:Kaiyun中国,Kaiyun平台官网,Kaiyun官方入口提供
相关资讯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服务热线

023-85551325

手机联系

023-85551325

微信小程序
小程序
线